10 月 26 日,美国与马来西亚、柬埔寨、泰国和越南达成了一系列贸易与关键矿产合作安排,这事儿可在跨境贸易圈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这背后究竟藏着什么门道?对咱们跨境卖家又有啥影响呢?
协议核心内容大揭秘
关税政策:美国继续对马来西亚、柬埔寨和泰国部分商品征收 19% 关税,同时会逐步把部分产品关税降到零。越南对美出口目前还是 20% 的税率。虽说有部分关税豁免,但大家可别以为能松口气了,就像马来西亚,获豁免的产品看着不少,可大部分都有限制,真正能享受零关税的没多少。
市场准入:这四国答应降低贸易壁垒,给美国产品开绿灯。泰国最给力,约 99% 的商品都要取消关税,还放宽了电信行业外资持股限制。这意味着美国商品进入这些市场会更轻松,那当地市场的竞争可就更激烈了。
关键矿产合作:美国跟泰国、马来西亚还签了关键矿产协议。在稀土出口收紧的大背景下,美国这是想给自己的公司找稀土等战略资源的新路子,减少供应链上的依赖。

对跨境卖家的多面影响
市场竞争格局重塑:美国商品进入东南亚更方便,当地市场上美国货肯定变多。就好比原来泰国市场上,咱们的电子产品卖得挺好,现在美国电子产品借着低关税、零关税的优势大量涌入,咱们的市场份额可能就被挤掉了。在马来西亚,美国的航空航天设备因为关税豁免进来了,那做同类产品的卖家,压力就山大了。
供应链调整压力:为了在竞争中不落下风,咱们得调整供应链。要么找成本更低的货源,要么优化物流运输,降低成本。要是还按老样子来,很可能就被市场淘汰了。比如在越南,当地企业承诺扩大采购美国商品,那越南市场上美国商品的库存肯定得增加,物流配送也得跟上,咱们在越南做跨境的卖家,就不得不重新规划仓储和物流布局。
数字贸易与服务投资的机遇:协议里提到了数字贸易和服务投资,这对做跨境电商服务、数字产品的卖家来说,是个机会。像提供电商运营服务、数字营销服务的卖家,可以借着这个东风,拓展在东南亚的业务。不过,这也意味着得遵守当地在数字贸易、服务投资方面的新规定,不然可能会踩坑。
有个卖家朋友,之前没仔细研究美国和某国的贸易协议变化,还按老思路做产品布局和物流规划。结果对方市场开放后,大量美国本土产品涌入,他的产品没了竞争力,库存积压,物流成本还降不下来,损失惨重。所以啊,大家一定要吃透这些贸易协议,提前布局。
跨境卖家的应对策略
精准选品与差异化竞争:深入研究当地市场需求和美国商品的优势劣势,选一些美国商品覆盖不到或者竞争力弱的产品。比如在柬埔寨,美国农产品大量进入,但特色手工艺品市场他们可能顾不上,咱们就可以主打特色手工艺品,做出差异化。
优化供应链与成本控制:和优质供应商建立更紧密的合作,争取更好的采购价格。利用环至美海外仓的优势,在东南亚或者美国建立海外仓。像环至美美国海外仓,能提供高效的仓储和尾程派送服务,帮咱们快速响应订单,降低物流成本。如果在东南亚有业务,也可以考虑使用环至美在当地的合作仓储资源,提升物流效率。
合规运营与风险防范:密切关注协议执行过程中的政策变化,特别是关税豁免范围、数字贸易规则等方面。找专业的法律顾问,确保咱们的业务操作都合规,别因为政策变化吃了亏。
美国和东南亚四国的这个贸易与关键矿产合作安排,对跨境卖家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咱们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积极调整策略,才能在这场贸易变局中站稳脚跟,闯出自己的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