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单,在跨境贸易语境下,指的是外贸业务员或跨境电商从业者,利用自身掌握的客户资源,绕过所在公司,私自将订单转交给其他供应商进行生产和发货,从中获取差价或回扣的行为。这种行为违背了商业道德与职业操守,对所在企业造成严重损害。
飞单行为通常有特定的操作流程。业务员先与客户建立联系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但不将订单录入公司系统。然后,业务员寻找外部供应商,以低于公司报价的价格采购货物,供应商直接发货给客户。整个过程中,业务员所在公司被蒙在鼓里,不仅失去了订单利润,还可能因客户服务缺失等问题影响公司声誉。
飞单直接导致企业订单流失,利润受损。以一家跨境电商服装企业为例,业务员飞单后,企业无法获得该订单的销售利润,而飞单者却通过差价获利。长期来看,大量飞单行为会严重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和发展规划,削弱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企业为了维持运营,可能不得不削减成本,影响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陷入恶性循环。
客户在飞单过程中可能因产品质量、交货时间等问题对企业产生不满。例如,外部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不过关,客户会将责任归咎于企业,认为是企业的产品问题。这会损害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声誉,导致客户流失。在竞争激烈的跨境市场中,良好的声誉是企业立足的根本,飞单行为对声誉的破坏可能使企业多年积累的口碑毁于一旦,重新赢得客户信任需要付出巨大代价。
跨境企业应制定严格的订单管理流程,规定所有订单必须通过公司系统录入,从接单、生产到发货,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记录和责任人。同时,加强对业务员权限的管理,限制其私自操作订单的可能性。例如,设置不同层级的审批权限,大额订单必须经过高层审核,避免业务员绕过审批私自处理订单。定期对订单数据进行审计,检查订单流程是否合规,及时发现异常订单。
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培训,让员工明白飞单行为的危害和后果,增强员工的职业操守和忠诚度。通过定期组织培训课程、案例分享会等方式,提高员工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同时,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关心员工的职业发展和福利待遇,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怀和尊重,减少员工因不满而产生飞单的动机。例如,为员工提供晋升机会、培训补贴等福利,激励员工为企业创造价值。
建立客户反馈渠道,鼓励客户对订单执行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反馈。及时处理客户反馈的问题,让客户感受到企业对其的重视。同时,设立内部监督举报机制,对举报飞单行为的员工给予奖励,对飞单者进行严厉处罚。例如,在公司官网、社交媒体等平台公布举报邮箱和电话,对查证属实的飞单行为,不仅要追回经济损失,还要解除与涉事员工的劳动关系,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打开微信扫一扫
添加客服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