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托,是跨境物流中一项将货物按一定规律码放在托盘上,并通过捆扎、裹包等方式进行固定的操作,目的是便于货物的搬运、存储与运输,提高物流效率并保障货物安全。
打托流程首先是托盘选择。需根据货物的重量、体积、形状以及运输方式来挑选合适的托盘。常见的托盘材质有木质、塑料和金属,木质托盘成本较低但易受潮生虫;塑料托盘耐用、防潮但承载能力相对较弱;金属托盘强度高,适合重载货物但成本较高。例如,对于重量较大的机械设备,可能选择金属托盘;而一般的轻工业品,木质或塑料托盘即可满足需求。托盘尺寸也需适配货物与运输工具,国际上常用的托盘尺寸有 1200mm×1000mm、1200mm×800mm 等。
选好托盘后,开始货物码放。遵循合理的码放原则,如重货在下、轻货在上,以保持重心稳定;将货物整齐排列,尽量紧密,以充分利用托盘空间,同时要考虑货物的通风与稳定性。对于规则形状的货物,可采用纵横交错、正反交错等方式码放;不规则货物则需根据其形状特点进行合理安排。例如,将纸箱包装的货物以纵横交错方式码放,既能增加稳定性,又能提高托盘利用率。
码放完成后,进行货物固定。常用的固定方法有捆扎、缠绕裹包和胶粘。捆扎一般使用钢带、塑料打包带等,通过收紧带子将货物固定在托盘上;缠绕裹包则是利用拉伸膜在货物和托盘外进行多层缠绕,形成一个整体;胶粘是使用专用胶水将货物与托盘粘贴固定,但这种方式较少单独使用,常与其他方法结合。例如,对于较轻的货物,采用缠绕裹包方式;对于较重且易晃动的货物,先捆扎再缠绕裹包,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不会移位。
打托后的货物形成一个整体单元,便于使用叉车、托盘搬运车等机械设备进行装卸和搬运。相比零散货物,可大幅减少装卸时间,提高作业效率。在跨境物流中,货物往往需要经过多次装卸,高效的装卸作业能加快货物周转,减少在港口、仓库的停留时间。例如,在繁忙的集装箱码头,叉车能快速将打托货物装入集装箱,提高集装箱的装货速度,从而加快船舶的周转。
打托使货物码放更加规整,便于仓库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托盘的标准尺寸有利于货物的堆垛,可充分利用仓库的垂直空间,提高仓储空间利用率。同时,打托货物便于分类存放和管理,方便仓库管理人员进行盘点和查找货物。例如,在立体仓库中,打托货物可以整齐地堆放在货架上,实现高密度存储。
通过合理的打托和固定,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得到增强,减少了因颠簸、碰撞等导致货物损坏的风险。尤其是在长途跨境运输中,可能会面临不同路况和运输环境,打托能有效保护货物。例如,在海运过程中,船舶的摇晃可能使货物移位,打托固定后的货物能更好地抵御这种影响,确保货物安全到达目的地。
打开微信扫一扫
添加客服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