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微咨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术语 > 仓储物流

开航 / 起飞

Sailing / Departure

基本定义
开航 / 起飞指运输工具(轮船 / 飞机)离开出发港的时间,是计算物流时效的起点(如 “轮船 3 月 10 日开航,预计 3 月 25 日到港”)。
内容延伸

深入了解海运开航

开航,在跨境海运领域,标志着船舶装载货物后,正式离开港口,开启海上运输旅程。这一时刻是海运物流链条中的关键节点,此前所有的订舱、提柜、装柜、报关等一系列准备工作,都是为开航做铺垫。

船舶开航前,需满足众多严格条件。首先,船舶自身必须状态良好,经过全面检查,确保船体结构稳固、动力系统、导航设备、通信系统等关键部件正常运行。例如,轮机人员要对发动机进行多次调试,保证其在长时间航行中稳定工作;导航员要确认全球定位系统(GPS)、雷达等导航设备准确无误。

货物方面,必须完成装船作业且绑扎牢固,符合运输安全要求。每个集装箱都要正确放置并固定,防止在航行过程中移位、碰撞。对于特殊货物,如危险品,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隔离和防护。

同时,船舶需办妥所有必要的出港手续,包括海关放行、边防检查、海事部门的相关审批等。只有在各项手续完备后,船舶才能获得开航许可。

开航时间通常由船运公司根据既定船期表安排,同时也会受到天气、港口拥堵等因素影响。一旦开航,货物便进入海上运输阶段,船运公司通过卫星定位系统等手段实时跟踪船舶位置和航行状态,确保运输安全。

全面认识空运起飞

起飞,是跨境空运中飞机搭载货物离开地面,升入空中开始飞行的重要时刻。与海运开航类似,它是空运物流流程的关键起始点,代表着货物正式踏上跨国运输之路。

在起飞前,飞机要进行细致的检查维护。机械师会对飞机的机身、机翼、起落架、发动机等重要部位进行全面检查,确保飞机处于适航状态。例如,检查发动机的燃油系统、润滑系统是否正常,起落架的液压装置是否可靠。

货物的装载也至关重要,需根据飞机的载重限制和平衡要求,合理安排货物位置。重货通常放置在飞机重心附近,以保证飞行平衡。同时,货物要妥善固定,防止在飞行过程中移动。

此外,航空公司要完成一系列的飞行手续,如向空中交通管制部门提交飞行计划,获取起飞许可等。只有在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得到空中交通管制部门的指令后,飞机才能启动发动机,加速滑行,最终起飞。

起飞时间严格按照航班时刻表执行,但天气状况(如大雾、暴雨、强风等)、空中交通流量等因素可能导致起飞延误。一旦起飞,飞机通过机载通信设备与地面保持联系,航空公司可实时监控飞行状态。

对跨境运输及贸易的重大意义

运输进程正式开启

开航和起飞标志着跨境运输的实质性开始,货物从此踏上前往目的地的旅程。对于跨境贸易企业而言,这意味着货物交付进入倒计时,企业可以根据运输时长,合理安排后续的销售、配送等环节。例如,一家中国的电子产品制造商将货物装上飞往美国的航班后,便可通知美国的经销商准备接收货物,安排当地的物流配送,确保产品能及时上架销售。

风险转移关键节点

从风险角度看,开航或起飞往往是货物风险从卖方转移到买方的重要节点(具体依据贸易术语而定,如 FOB、CIF 等术语下,海运开航时货物风险从卖方转移至买方)。在此之前,卖方承担货物的主要风险,如货物在港口等待装船期间的损坏、灭失等。而开航或起飞后,风险大多由买方承担。这一节点的明确,有助于贸易双方清晰界定责任和风险,保障贸易活动的顺利进行。

物流信息跟踪起点

开航和起飞是跨境物流信息跟踪的重要起点。此后,船运公司或航空公司会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实时更新货物的运输状态,包括位置、预计到达时间等信息。这些信息可供货主、货代、买家等相关方查询,方便他们及时掌握货物动态,做出相应决策。例如,货代可以根据船舶或飞机的实时位置,提前通知目的港的代理做好接货准备,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

应对开航 / 起飞相关情况的要点与策略

开航 / 起飞前准备要点

  • 确保运输工具适运:无论是海运还是空运,从业者要督促运输公司对船舶或飞机进行全面检查,索取详细的检查报告,确保运输工具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对于老旧船舶或飞机,更要加强检查力度,关注关键部件的维护和更新情况。例如,要求船运公司提供船舶的定期维护记录,了解发动机的保养周期和下一次检修时间。

  • 货物合规装载:严格监督货物的装载过程,确保货物按照规定进行摆放和固定。对于海运,要检查集装箱的绑扎是否牢固;对于空运,要确认货物在货舱内的分布符合平衡要求。同时,保证货物的包装、标识符合运输标准,特殊货物的运输条件得到满足。例如,对于海运中的危险品,要检查其包装是否符合国际海事组织(IMO)的规定,是否张贴了正确的警示标识。

  • 手续完备性核查:仔细核对船舶或飞机出港所需的各类手续,确保海关、边防、海事、空管等部门的审批文件齐全有效。与相关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及时获取最新信息,如有手续问题,迅速协调解决。例如,在空运起飞前,与空管部门确认飞行计划是否已获批,如有变动及时调整。

应对开航 / 起飞延误策略

  • 提前规划与沟通:从业者应提前了解运输路线上可能出现的影响开航或起飞的因素,如港口季节性拥堵、目的地机场天气特点等。与运输公司保持密切沟通,及时获取航班或船期动态信息。在签订运输合同时,明确延误责任和赔偿条款,以便在出现延误时维护自身权益。例如,对于经常出现大雾天气的机场,提前与航空公司协商应对方案,如备用航班安排等。

  • 灵活调整计划:一旦得知开航或起飞延误,迅速评估对后续物流环节和贸易活动的影响,灵活调整计划。如通知目的港代理延迟接货时间,与买家沟通说明货物交付可能延迟的情况,协商解决方案。对于时间敏感的货物,考虑是否有其他运输方式可供选择,如将海运改为空运,以减少延误造成的损失。

  • 记录与索赔:详细记录延误的原因、时间以及对自身业务造成的损失,收集相关证据,如运输公司的通知、气象报告、空管部门的指令等。根据运输合同和相关法律法规,向责任方提出索赔要求。例如,如果是因为船运公司设备故障导致开航延误,依据合同要求船运公司承担额外的仓储费用和可能的贸易赔偿损失。


术语信息
  • 名称:开航 / 起飞
  • 英文:Sailing / Departure
  • 所属领域:仓储物流
  • 更新时间:2025-10-15
相关资讯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打开微信扫一扫
添加客服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