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微咨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术语 > 仓储物流

共同海损

General Average

基本定义
共同海损是海运中为避免船舶或货物共同危险(如火灾、触礁),人为采取牺牲部分货物或船舶设备的行为,由此产生的损失由所有货主按比例分摊。例如,为扑灭货舱火灾,将部分货物抛入海中,损失由全体货主共同承担。
内容延伸

共同海损基础科普:解读共同海损概念

共同海损是指在同一海上航程中,船舶、货物和其他财产遭遇共同危险,为了共同安全,有意地、合理地采取措施所直接造成的特殊牺牲、支付的特殊费用。当船舶在海上航行面临危险,如遭遇暴风雨,为避免船舶和货物全损,船长下令抛弃部分货物以减轻船舶载重,这部分被抛弃货物的损失以及为减轻船舶危险而额外支付的救助费用等,就属于共同海损范畴。

共同海损成立需满足几个条件:一是必须有危及船、货共同安全的危险存在;二是作出的牺牲和费用必须是特殊的,即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三是牺牲和费用的支出必须是有意且合理的;四是采取的措施最终必须有效果,避免了船货的共同危险。

共同海损在跨境行业中的应用:跨境航运的风险应对

跨境海运货物分摊风险

在跨境海运中,共同海损分摊机制为货主提供了风险保障。例如,一艘装载多个货主货物的货轮从中国运往欧洲,途中遭遇恶劣天气,船身倾斜,面临沉没危险。船长为挽救船舶和货物,决定抛弃部分位于甲板上的货物,并请求附近的救助船协助。在此案例中,被抛弃货物的损失以及支付给救助船的费用属于共同海损。事后,所有受益的船东、货主等需按照各自货物的价值比例分摊这些共同海损损失。这确保了个别货主不会因意外情况独自承担巨额损失,而是由所有受益方共同分担,维持了跨境海运贸易的稳定性。

保障跨境供应链连续性

共同海损规则有助于保障跨境供应链的连续性。对于跨境电商卖家而言,货物及时运输至关重要。当运输过程中出现共同海损情况,若没有共同海损分摊机制,可能导致部分货主因无力承担巨额损失而破产,进而影响整个供应链的运转。通过共同海损分摊,虽然卖家可能需要承担一定比例的损失,但避免了供应链断裂,保证了后续货物的正常运输和交易的持续进行。比如,一家主营电子产品的跨境电商卖家,其货物在海运途中遇到共同海损事件,通过参与共同海损分摊,卖家能够继续开展业务,从长远来看,维持了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面向跨境卖家的干货分享:共同海损应对策略

了解共同海损理算流程

跨境卖家应熟悉共同海损理算流程。当共同海损事故发生后,一般由船方宣布共同海损,并通知货主及相关利益方。随后,会指定共同海损理算师,理算师收集与事故相关的各种证据、文件,如航海日志、货物清单、救助合同等,依据相关法律和规则,计算各受益方应分摊的共同海损金额。卖家要积极配合理算师工作,及时提供所需资料,确保理算过程准确、公正。例如,卖家需提供货物的价值证明,以便准确计算其分摊比例。

购买适当保险

卖家可通过购买保险来降低共同海损分摊带来的经济压力。一些海运保险条款包含共同海损分摊赔付内容,卖家在投保时应仔细阅读保险条款,确保保险覆盖共同海损风险。例如,投保一切险时,通常会涵盖共同海损分摊部分。此外,卖家还可考虑单独购买共同海损担保函,由保险公司为卖家出具担保函,承诺在共同海损分摊金额确定后,代替卖家支付分摊款项,减轻卖家资金周转压力。

加强运输合同管理

在签订运输合同时,卖家要明确共同海损相关条款。约定共同海损的理算依据,是采用《约克 - 安特卫普规则》还是其他规则,不同规则可能导致分摊金额有所差异。同时,规定共同海损宣布的时间、通知方式等细节,避免因合同条款不清晰引发纠纷。例如,明确船方应在事故发生后一定时间内通知货主共同海损情况,保障卖家知情权,以便卖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术语信息
  • 名称:共同海损
  • 英文:General Average
  • 所属领域:仓储物流
  • 更新时间:2025-10-15
相关资讯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打开微信扫一扫
添加客服在线咨询